慶陽網訊(通訊員張相妮 張乾中)今年以來,慶城縣聚焦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的保障供給能力、做好鄉村產業振興、持續促進村級集體經濟收入等方面,從規劃引領、問題和需求導向、謀劃農業強縣建設3個方面著手,加快培育壯大縣域主導產業,推動農業轉型升級和提質增效,構建競相發展、優勢互補的縣域經濟發展新格局。
慶城縣把實施強縣域行動作為全縣農業經濟工作主要抓手,制定印發強縣域行動實施方案和2023年重點任務清單,形成“一年一清單”“一季一調度”工作機制,確??h域經濟發展有目標、行動有方案、實施有平臺、落實有舉措。持續推進撂荒地整治、舊莊基復墾工作,大力推廣種植新技術,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防止耕地“非糧化”。堅持以“強龍頭、補鏈條、聚集群”為產業發展遵循,推動縣域農業產業拓存量、育增量。在蘋果產業上,完成郁閉低效果園提質增效改造1.02萬畝,建設郁閉低效果園提質增效改造示范基地4處、新品種示范改造園3處,引進維納斯黃金、瑞香紅等新優品種2個,嫁接瑞陽、瑞雪、瑞香紅等新優品種1100畝。在草畜產業上,以養殖業為牽引,以“三元雙向”循環農業為主要發展模式,建成奧群、恒圣兩個市級示范點,張旗肉牛、澤毅、犇犇、楊塬肉羊4個縣級示范點,全縣更新種植紫花苜蓿10萬畝、一年生牧草11.045萬畝,青貯飼草40萬噸。在瓜菜和食用菌產業上,采取“公司+合作社+農戶”模式,建成了卅鋪鎮廿鋪村、玄馬鎮玄馬村兩個百畝設施瓜菜生產基地和驛馬東灘食用菌示范基地。截至目前,全縣種植瓜菜19.279萬畝,食用菌產量達到714.04噸。
慶城縣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依托產業結構優化調整,深挖優勢資源,持續推動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壯大。立足村情實際,每村選拔1名致富帶頭人帶領村級主導產業發展,積極培養責任心強、能力突出、熱心農村事業的后備干部,不斷優化村級班子結構,增強組織戰斗力。實施村財鄉管,切實履行“四議兩公開”制度,嚴格控制各種非生產性開支,管好用好集體資金。通過黨建引領,積極探索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新模式,確保村集體深度參與產業建設,讓鄉村更美、農業更強、村民更富。